
学费:2.98万
学制:2年
方式:网络班
地点:江苏
南昌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渗透、学研产用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类在校研究生共计15000余人。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科技、管理等方面专业人员的素质,多渠道地促进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学位办[1996]29号文),我校常年开展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一、报名条件
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
2、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
二、报名办法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网上进行注册,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必须是蓝底照片),并提交学位申请。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到所报考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现场确认。
2、现场确认:苏州、南京、杭州教学中心
3、带好3张彩色一寸照片(用于学生证及相关表格)。
4、正常工作时间均可报名(星期二下午除外)。
三、学位授予
申请人自资格审查合格之日起,必须在七年之内修完所申请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按要求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修满规定的学分;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并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同等学力水平认定,经我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四、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1 | 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 | 研究宽禁带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的制备技术,并结合半导体物理、现代分析技术等理论和实验手段,深入揭示其物理机制。 |
2 | 材料的计算模拟与设计 | 薄膜缺陷结构、晶界与纳米结构计算模拟与设计 |
3 | 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 | 利用各种材料分析手段,表征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并分析它们对性能的影响。 |
4 | 功能高分子材料 | 主要开展功能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能表征,并主要围绕具有光、电、磁、生物医药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器件的制备。开展聚合物共混、有机/无机杂化高分子、高分子接枝聚合、高分子表面功能化等方面研究,并应用于包装、电子封装、质子交换、分离等。 |
5 | 新型功能材料 | 磁性材料、铁电薄膜材料、硅材料、电子互连与封装材料 |
五、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备 注 | |
必修课(18学分) | 公共基础课 | 0020005 | 英 语 | 144 | 6 | 全部方向 |
002000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30 | 1 | 全部方向 | ||
0020003 | 自然辩证法 | 42 | 2 | 全部方向 | ||
0029010 | 数值分析 | 54 | 3 | 全部方向 | ||
专业核心课 | 5723001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54 | 3 | 全部方向 | |
5723002 | 材料物理导论 | 54 | 3 | 全部方向 | ||
5723003 | 材料化学选论 | 54 | 3 | 全部方向 | ||
选修课(14学分) | 专业方向课 | 5724004 | 半导体物理 | 36 | 2 | 方向1 |
5724005 | 高等材料制备技术 | 36 | 2 | 方向1 | ||
5724006 | 计算材料学★ | 36 | 2 | 方向2,5 | ||
5724007 | 凝固原理与技术 | 36 | 2 | 方向3 | ||
5724008 | 材料合成与制备 | 36 | 2 | 方向4 | ||
5724009 | 功能高分子 | 36 | 2 | 方向4 | ||
5724010 | 固体物理 | 36 | 2 | 方向2,5 | ||
5724011 | 薄膜物理与工艺 | 36 | 2 | 方向5 | ||
572401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 | 36 | 2 | 全部方向 | ||
5724013 | 相变原理 | 36 | 2 | 方向3 |
六、统考科目
外语:英语
综合:无
七、全部费用
1、费用39800元,分两个阶段缴费。
第一阶段:学费29800元
1)教学:利用网络授课
2)教学管理:学校采集信息、录入指纹,管理学籍信息;记录本专业报名超过30人可以1~2门面授;
3)教务管理:每学期集中考试,记录学分,办理结业;每学年讲座、沙龙等学员活动;
4)统考辅导:线上复习,线下授课,5年内都可以参加。
第二阶段:10000元(统考通过即可进入第二阶段)
1)大论文:国考通过后进入大论文环节,论文开题,分配导师撰写论文、答辩。
2)授予学位。
2、教材费1500元,包括所有科目教材、讲义、试卷、考试辅导材料。
八、培养方式
学习期二年,学习方式视频学习,总需要完成32学分。
相关简章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