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在沈阳举行
辽宁大学在职研究生频道讯 2013年7月4日-6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以及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隆重举行。黄泰岩校长看望了全体与会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学校的30多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师生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论坛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谢晓娟主持。>
副校长陆杰荣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与支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我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他相信,通过本次论坛,一定会在思想碰撞中推动知识进步,在知识进步中推动与会全体人员的共识。辽宁省社科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杨路平出席开幕式并在致辞中介绍了辽宁省社科联在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在主题报告阶段,北京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崔新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罗文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秦宣、辽宁省行政学院副院长邓泉国,辽宁大学张兴国分别做了题为《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思考》、《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与创新》、《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客观地研究和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与战略定位》、《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方式》的报告。>
在现场互动环节,几位专家分别回答了我校师生提出的“如何理解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梦是不是未来的指导思想”、“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问题。>
此次论坛的举行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推动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增强我校与各兄弟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