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
  • 简章:5篇
  • 学费:¥6.00~19.80万
  • 学制:2~2年
  • 简称:中国农大
  • 招生:北京
  • 方式:周末班 集中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招生方式
2026年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国际MBA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费:14.80万

学制:2年

方式:集中班 

地点:北京

网上报名
简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国际MBA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2年,学费14.8万。利用集中班上课,大专及以上学历可以就读,可获得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一、院校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和排头兵,其历史始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历经百年积淀,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先进,国际交流广泛。中国农业大学正朝着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中国农业大学从2005年开始招收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MBA),截至2025年9月,已累计招收培养3269人。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2026年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

 

二、MBA项目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MBA坚持特色化战略发展,打造MBA全新发展理念,培养具有全局性、创新性、前瞻性、极具国际视野的商界新领袖。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大学MBA项目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招收二十批MBA学生,汇聚更多青年才俊与商界精英在这里深造与学习。在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MBA教育培养与发展体系。坚持特色化体系培养,走差异化战略发展道路,整合各界资源,凝聚社会力量,用心办教育,全力打造具有深远影响的本土化MBA。

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商业格局、中国企业加速出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MBA项目始终坚守其使命:培养立足中国,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活力、知行合一的高级管理人才。我们秉承“让商业创造美好生活”的发展愿景,以“厚德、务实、专注、创新”为价值观,致力于为时代培育兼具战略眼光与实践能力的商界新领袖。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1.培养方向:国际MBA

2.授课时间:每月集中四天

3.招生人数:工商管理专业共计招收230人左右(以实际拟录取为准)

4.培养费用:7.4万元/年(每学年缴纳50%,分两次缴清)

5.学习方式:非全日制

6.就业类型:定向(档案户口均不转入学校)

7.培养学制:2年(最长学制3年)

8.授予证书: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与硕士学位证书

 

四、MBA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学业水平及工作经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教育部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到入学时有三年以上全职工作经验者(最迟于2023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2、获国家承认大专学历毕业后连续工作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最迟于2021年9月1日前获得专科毕业证书)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报考条件:

①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

②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领域)的本科主干课程,由补修课程的高校教务部门出具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成绩单。符合以上条件者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到入学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全职工作经验者(最迟于2024年9月1日前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

 

五、MBA报考程序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按照《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填报网上报名信息、选择报考点、网上支付初试费,并按所选报考点公告要求进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时间(网上预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13日,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n/)进行网上报名。考生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选择学习、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选择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报考点的考生,须提交在京户籍或者报名当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证明材料(均不含补缴)。选择报考点为中国农业大学的考生须网上缴费,本考点不接收现场交费。选择非北京考点的考生根据当地网报公告的要求缴费。

(2)网上确认:考生须在规定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1月中上旬,请关注我校研招网及各省网报公告)到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网上确认。未按规定办理确认手续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报名无效。

(3)相关说明:

A.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B.考生应在报名前详细阅读本简章之相关规定与报考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考试、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在报考过程中如隐瞒或更改重要信息或在以往学术活动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初试、复试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录取资格无效。

C.凡符合教育部当年有关加分政策或照顾政策的考生,应在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学校按照报名信息库内容进行核实,核实后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加分或给予照顾。

D.考生应当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E.报名期间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最迟应在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六、MBA考核程序

初试

(一)考试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英语二(100分);

(二)考试方式:采用笔试方式,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考试;

(三)考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四)准考证打印:考生应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不得涂改,考生凭《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考后请妥善保存;

(五)考试地点:具体详见《准考证》;

(六)考生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adsch1.cau.edu.cn/)自行查询初试成绩(每年2月底左右)。

复试

(一)资格审查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凡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应提交下列材料至报考学院进行报考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复试。

1、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准考证以及成绩单。

2、同等学力考生:有效身份证件、本科结业证或高职高专毕业证、准考证、成绩单、公开发表的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高职高专毕业生还应提交补修的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

(二)复试

1、分数线:我校为教育部34所自划线高校之一,一般在三月中上旬公布学校复试基本要求。符合学校及MBA中心公布的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可参加专业复试。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一般在30%-50%。

2、复试方式:专业复试由MBA中心组织进行,一般采用笔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3、复试费: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规定缴纳100元复试费。

4、纪律要求: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5、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和实施办法将另行通知。

录取

(一)参加我校面试的考生联考成绩通过我校自划复试分数线后根据”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的总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原则,择优给予拟录取资格。拟录取名单按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在招生学院网上公示,有异议者可以通过公布的监督电话进行举报。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二)拟录取考生将于2026年7月份左右收到录取通知书发放事宜。

(三)根据学校规定,被拟录取的考生须同我校签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关政策知情书》。

体检

2026级新生将于2026年8月底左右报到入学,具体日期以学校通知为准。报到后所有新生须统一进行入学体检(含胸片),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新生的体检要求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说明

其他未尽事宜以教育部和中国农业大学的相关政策为准。招生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

相关简章

更多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