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费:9.00万
学制:2年
方式:周末班
地点:北京
<
北京林业大学2025年计划招收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100名。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立北京林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1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首批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2021年,成为首批入驻雄安新区的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林学、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23年,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决定共建北京林业大学。
建校72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包括16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2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林草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经济管理学院是全校最大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9人(其中教授49名,副教授51名,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院学生3200余人。设有工商管理等9个系11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有国家级、北京市一流专业5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招),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
MBA教育中心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依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负责MBA培养工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具有绿色发展思维,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卓越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宽广的战略视野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和绿色管理技能,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工商管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2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学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0年9月1日前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3)获得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3年9月1日前获得学历或学位证书)。
三、招生类别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25年我校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考生,在读期间所有关系均不转入我校,毕业后一律回定向就业单位工作。
四、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考生须于2024年10月15日-10月28日(每天9:00-2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预报名时间: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报考点选择:MBA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选择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的考生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北京林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
3、网上确认: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详情请查看所在省级招办或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考生须按规定在网上确认前缴纳报考费。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网上确认的具体安排和相关要求届时会提前在研究生院网站和“北林研招”微信公众号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
4、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请考生于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和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五、考试
1、初试: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管理类综合能力统考。
(1)考试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满分200分)、英语二(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2024年12月2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复试:达到我校MBA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参加北京林业大学组织的复试。
复试时间安排在2025年3月-4月,具体日期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复试名单,复试办法将于国家分数线确定后公布,届时可登陆MBA教育中心
官网:http://mba.bjfu.edu.cn查询。
六、资格审查
1、时间:通常在复试前一天进行,具体安排见复试办法。
2、地点:北京林业大学学研大厦C座0612室。
3、所需材料:
(1)准考证。
(2)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A4纸,正反面需复印在同一页面上)。
(3)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学历认证报告。
(5)复试诚信承诺书。
(6)网上已缴纳复试费凭证。
注:提交的报考信息需与本人实际相符合。凡不符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录取资格。
七、录取
对于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分数线并通过复试的考生,我校将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考生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委托培养)。
八、学制与培养费
学制:2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培养费:4.5万元/年。
学习方式:不脱产,利用周末双休日学习。学习期间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九、学位授予
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修满学分,完成培养环节及硕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授予北京林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相关简章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