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博学论坛”的通知
在职研究生之家网讯:以下情况是关于举办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度研究生“博学论坛”的通知,下面由在职研究生之家老师为大家做以下详情报告。
为进一步培养我校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思维、提升学术热情、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跨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提升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北京化工大学全面开启研究生 “博学论坛”。论坛以“创新引领 交叉融合”为主题,以培养我校研究生勤于思考、锐意创新、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为培养目标。
本着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精神,由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协办的 “博学论坛”将于2019年1月4日在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召开。
一、主办与协办
主办: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
协办: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9年1月4日(周五)
地点:学术报告厅(分会场一)
图书馆多功能厅(分会场二)
中心会议室(分会场三)
三、论坛主题
研究生 “博学论坛”以“创新引领 交叉融合”为主题。论坛有三个分会场,共 9个分论坛。分会场一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分论坛1)、绿色化学(分论坛2)、自动化及人工智能(分论坛3)三个分论坛;分会场二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分论坛4)、生命健康及能源(分论坛5)、先进制造(分论坛6)三个分论坛;分会场三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分论坛7)、法学与公共管理(分论坛8)、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科学技术哲学(分论坛9)三个分论坛。
四、面向范围及参与形式
本次论坛主要面向北京化工大学各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欢迎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参加。二年级及以上在读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
二年级及以上在读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口头报告(15分钟),或申请参加墙报展示,也可以同时申请两项。报名同学可以参与聆听论坛大会主旨报告、分会场邀请报告以及专家现场点评指导等环节。
五、奖项设置
| 1. 口头报告奖: | 一等奖(3人) | 不低于6000元/人 | |
| (分会场一、二) | 二等奖(6人) | 奖励3000元/人 | |
| > | 三等奖(9人) | 奖励1000元/人 | |
| (分会场三的奖励单设) | 优秀奖(14人) | 奖励600元/人 | |
| 2. 优秀墙报奖(10人),奖励500元/人。 | > | ||
六、申请说明
凡符合论坛主题范围均可申报。所有申请参加本次论坛分会场一和分会场二的同学请如实填写《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学术创新论坛报名登记表》(见附件1),并按照论文摘要模板(附件2)要求撰写论文摘要(请严格按照模板仔细校对,以便印装),同时认真填写汇总表(附件3),于2018年12月6日前由各学院汇总,并以“学院+博学论坛”命名的电子版材料及汇总表附件3统一发送到邮箱yangongbu@mail.buct.edu.cn。
申请参与口头报告的同学除提交论文摘要外,请在2019年1月3日前自行准备好口头报告的PPT,提前拷贝时间另行通知;申请参与墙报投稿的同学除提交论文摘要外,需要在投稿期限内提交电子板墙报,墙报尺寸要求为90 cm(宽)× 120 cm(高),详见附件4。学生报名墙报命名方式为“学生姓名+学号+墙报”,以学院为单位命名“学院+墙报”电子版材料于12月6日前汇总发送到yangongbu@mail.buct.edu.cn。
最终入选2018年度研究生“博学论坛”口头报告、墙报展出的学生名单,将于12月中下旬在研究生院官方网站进行发布,敬请全体研究生关注。
七、联系方式
邮箱:yangongbu@mail.buct.edu.cn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
2018年11月26日>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