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简章:59篇
  • 学费:¥2.80~32.80万
  • 学制:18个月~3年
  • 简称:社科院
  • 招生:北京 江苏 美国 重庆
  • 方式:周末班 网络班 集中班
  •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温馨提示:该篇简章已停用,请以网站学校最新发布的招生简章内容为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数字经济与管理方向)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生招生简章

学费:13.50万

学制:2年

方式:周末班 

地点:北京

网上报名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数字经济与管理方向)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学制2年,学费13.5万。利用周末授课,大专及以上学历即可就读,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可申请学位。

一、大学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叶剑英】亲自批准设立的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以自身为基础, 正式组建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大学现有研究生教学院系43个,本科招生学院7个;有17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生导师757名,硕士生导师1132名。202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原有7个本科学院、3个研究生学院和17个研究生教学系的基础上,组建了12个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学院。12个学院的成立,将实现科教相互融合、校所优势互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经济学院简介

经济学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最早建立并开始招生的学院之一。2020年9月,经济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融合,经济所领导同时担任经济学院主要领导。现任院长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常务副院长为博士生导师【高文书】教授。

经济学院现有本科学士学位点1个,硕士学位点10个,博士学位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 在读学生600余人。经济学本科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硕士学位点覆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招生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等共计10个二级学科(学术性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统计学7个二级学科;包括上述二级学科的同时,经济学院还在世界经济、数量经济和金融学共计10个二级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 生。

经济学院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学部其他研究所的师资和科研优势,依托《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以及多家国家级经济学专业学会,致力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具有家国情怀、能够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业部门从事经济研究、教育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数字经济与管理”方向介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催生了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行业的创新管理。

数字经济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其行业技术壁垒较高,对从业者的知识储备、技术能力、从业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数字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全局思维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尤为稀缺。基于数字经济人才的供需缺口和培养状况,“数字经济与管理”高级课程班旨在培养从事数字经济分析、管理工作及投资决策工作的高素质领军创新人才。

四、课程目标

帮助学员拓展现有知识结构,夯实经济学专业理论功底、熟悉“数字经济与管理”研究前沿,提高专业学术能力;洞悉行业生态,丰富数字管理实务经验,提高职场胜任力和竞争力。

五、课程特色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享有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员和教授, 及来自其他高校、部委机关和相关行业的知名教授、学者型领导和行业研究专家,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课程体系前沿实用。四大学习板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前沿课程”“学术论文指导”,重视课程范围的跨界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权威前沿性、实务问题的新颖实用性。

3、学术训练高阶专业。“专业方向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数字经济与管理的细分研究领域及其动态前沿,“论文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论文撰写的规范性和实证性,根据论文选题匹配对接专业的学术导师,提高结业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

六、招生对象

1、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券商、银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企业管理人员。

2、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

3、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高层领导。

4、有强烈进修意愿的企业高管,学位条件可适当放宽。

5、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

七、培训安排

学制:两年,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两个阶段。

学习时间:每个月计划1次,每次 2 天,集中在周六周日授课,寒暑假不上课。

学习地点:北京房山区

八、学习费用

学费人民币135000元/人(含学费、课程考试费、结业论文指导费及结业费等),资料费1800元,报名费1200元(含资格审查费和面试费),总计人民币138000元;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九、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备注
专业前沿 数字经济学与管理前沿 必修
专业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必修
政治经济学:经典与当代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专业方向  数学经济发展专题 选修
数字金融学专题
数字贸易学专题
数字产业经济学专题
数字企业的商业模式
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货币学专题
数字化财务管理专题
数字财政经济学专题
数字化教育专题
数字化就业专题
数字治理与监管专题
知识产权法实务
学术规范与论文指导 文献综述与选题 必修
统计软件应用
论文设计与撰写

注:根据专业动态和学生需求,实际执行课程可以调整。

十、领衔专家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主编,《经济学动态》主编,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理事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计量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

【李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和统计学。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财政部、人社部等多部委医改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理论、卫生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胡乐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为现代经济理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

【胡家勇】:《经济学动态》常务副主编,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秘书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秘书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

【高文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

【钟德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统计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为经济统计应用。

【李永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

【谭祖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政策。

【蔡跃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陈昌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李勇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吉富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公共经济与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为财政金融政策。

【黄敬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劳动经济学学会理事,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

【修 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行为金融和健康经济学。

十一报名程序

1、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2寸免冠彩色近照4张。

2、经济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择优录取。

3、面试合格后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入学通知书;

4、学员收到入学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

5、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十二、证书

1、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考核合格者可以结业,颁发统一编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

2、符合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有关规定申请博士学位,通过考试与论文答辩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颁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证书。

相关简章

更多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