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费:12.80万
学制:2.5年
方式:周末班
地点:北京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带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将“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现代服务业借助互联网转型升级,正不断突破固有的战略思维模式,衍生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
如何正确理解当前传统企业面临的挑战?共享经济与跨界融合会带来哪些典型的商业模式?如何把握机遇、整合资源,实现弯道赶超?有“中央智囊团”之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决定开办现代服务业与投融资高级课程班,为您揭开新战略、新管理、新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大幕,深入探索企业的发展未来。
一、研究方向
公司金融与财务分析
二、课程特色
1、豪华师资阵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携手财经战略研究院的行业翘楚共同组成师资阵容,兼顾宏观理论与企业实践。
2、完善课程体系:将宏观经济创新课程与企业经营管理具体实践完美搭配,打造面向企业经营实践的应用课程体系,实现融智+融商的教学目的。
3、知名财经论坛:将组织学员参加财经战略年会、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等知名论坛,带给您最权威的剖析、最前沿的预判、最实用的实战策略,与知名专家学者分享热点、把脉发展方向,同台交流。
4、知名企业参访:将组织学员参访国内知名企业,包括华为、联想、海尔、北汽等,现场实地考察交流,并针对问题开展沙龙讨论。
5、活跃校友对接:加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同学会,打造最具活力与契合点的同学经济体,通过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校之间的深入互动、资源共享,实现与新三板、创业板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门槛的创新型资源对接。
三、学院简介
1、学科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我院现有40个教学系,截至2014年7月,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含自主设置博士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9个(含自主设置硕士授权点13个);还有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等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0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中国19所一流研究生院,并以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第一,文学第二的成绩,当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
2、师资优势
全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70名、硕士生导师824名。学者们贡献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化以来的48次学习中,我院共派出18位专家学者为政治局委员进行授课,在《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公布的505名“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入选学者人数达157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四、师资力量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为主面授主讲,结合最前沿的管理教育经验、植根本土化商业实践,将“法商融合、政商融合、情商融合”的学习理念融会贯通于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注重全面提升领导力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引领政商界人士从成功走向卓越。
五、部分博导师资
【黄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学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金 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 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黄速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导
【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国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荆林波】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夏杰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胡 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 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汪红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钟春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夏先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依绍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张群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本与价格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勇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杨 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六、论坛师资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 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专家
【刘键钧】中国证监会投资基金部负责人、教授
【张 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刘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殷剑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范言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金融专业博士生导师
【蔺 雷】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宝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余晓辉】工信部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王朝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
【闫德利】腾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张丽君】百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孟 晔】阿里巴巴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刘平安】中国新三板研究院首席专家
七、课程设置
基础课 | 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社会思潮 |
专业课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并购与重组、私募股权投资、现代服务业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融资与市值管理、市场定位与整合营销、运营管理与供应链控制、商业模式与科技创新 |
专业拓展 | 互联网金融、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理财与财务管理、企业并购理论与重组、风险投资与企业上市、金融发展理论与政策、金融产品创新 |
高端论坛与访学 | 财经战略年会、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知名金融企业与产业园区考察游学 |
八、招生对象
1、大中型国有企业高级管理者、民营企业领军人物、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2、高潜质人才、创业投资者、职业经理人。
九、报名条件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及有意向参加学习者均可报名;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十、学习安排
学 制:两年半,共四学期,每5个月为一学期,半年为撰写结业论文时间。
学习时间:每月授课一次,周六日授课,每次授课2天。
学习地点:北京。
十一、学习费用
人民币共计128000元/人(含资格审查费、学费),报名费800元/人、资料费2000元/人。
十二、证书颁发
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高级课程班结业证书》
十三、报名程序
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复印件;2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
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择优录取;
学院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学员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
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十四、学员收益
启发思路,开阔视野,制定持续发展、走向卓越的企业战略;
健全制度,优化流程,构筑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运营平台;
广结校友,拓展商圈,畅游商机无限、左右逢源的事业空间。
十五、汇款账号
开户银行名称:中国工商银行房山支行良乡分理处
账户名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账 号:0200 0264 0920 0176 883
相关简章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