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
清华大学
  • 简章:27篇
  • 学费:¥4.50~82.80万
  • 学制:2~3年
  • 简称:清华
  • 招生:北京 香港
  • 方式:集中班 周末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招生方式
温馨提示:该篇简章已停用,请以网站学校最新发布的招生简章内容为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MPA)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费:13.80万

学制:2.5-4年

方式:周末班 集中班 

地点:北京

网上报名
简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MPA)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2.5-4年,学费13.8万。利用周末或集中授课,大专毕业满五年,本科毕业满三年,硕士或博士毕业满两年即可就读,可获得学历证书及硕士学位证书。

一、项目简介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期致力于政府管理方向人才培养。作为全国开展政府运行保障管理二级学科(方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11家单位之一,清华公管学院依托学校多学科的研究培养优势,将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项目政府管理方向增加“政府运行保障管理”培养内容,并于2022年开始面向社会招收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方向专业学位MPA硕士研究生,旨在为优化国家机关运行机制和提升国家机关运行治理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学术支持、政策咨询和人才培养服务。

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公管学院MPA-政府管理含政府运行保障管理方向重点聚焦政府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服务和保障问题,关注政府及公共部门领导者有机整合政府运行中的管理职能、服务职能、保障职能的意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院依托四个常设研究所特别是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平台支撑,结合政府管理、数字治理、智能社会治理等研究,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从事政府运行管理、保障和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高水平专业人才。

在学术科研方面,清华公管学院立足在机关事务领域“一体两翼”(以推进集中统一管理为方向,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改革试点工作进行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近年来陆续开展了全国机关事务研究会和国管局有关部门委托的多项重要课题研究:《机关事务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的地方实践与深化改革研究》《国家机关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加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等,有力推动我国政府运行及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有关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为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招生对象

主要招收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从事政府事务的管理、保障、服务等工作的人员。

 

三、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

MPA报考、初试、复试与录取详见《清华大学2024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特色课程

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个常设研究所特别是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法制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决策科学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的平台支撑,结合MPA专业-政府管理、数字治理与智能社会治理等方向,围绕政府运行保障法治化建设、政府运行保障制度标准化建设、政府运行保障数字化建设等内容,不断优化《中国政府运行》《数字时代与公共治理》《电子政务》《现代城市治理》《政府绩效管理》等特色课程,设立以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政府运行保障管理课程,并辅以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将理论教学与研究实践紧密结合。

 

五、学习方式

上课地点为清华大学。学习年限:2.5-4年,学习方式包括以下两种,学生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1.分段集中上课:即每学期集中1次,每次学习6周左右。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

2.晚上和周末上课:课程学习共4个学期。

 

六、学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为人民币13.8万元。学费可在第一学年注册报到时一次缴清;或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报到时各缴一半,分两次缴清。

 

七、证书授予

按照清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者,授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相关简章

更多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