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9.00万
学制:3年
方式:周末班 集中班
地点:湖北
一、湖北大学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前身为1931年成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
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并以国家战略为牵引,主动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3大学科门类,设有26个学科性学院、75个本科招生专业、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学入选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学科群入选“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8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6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二、湖北大学MBA教育项目简介
湖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MBA)教育项目于2007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学校成为全国第七批、湖北省第二批MBA培养院校。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委托全国MB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组织的MBA教学合格评估。
MBA教育主要依托湖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等优势学科,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财务与金融、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管理、运营与供应链六个方向形成了特色优势培养方向。MBA教育秉承“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校训,实施基于MBA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双行制”培养模式,更新学员管理知识、启发学员管理思维、提升学员管理技能为使命,充分发挥湖北大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伦理和历史文化等学科专业优势,着力提升MBA学员职业管理素养(M-KAS,即管理知识、管理态度与管理技能)。
三、项目特色
1、“双行制”的培养模式
MBA教育基于MBA学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双行制”培养模式。在注重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学习空间。MBA中心定期聘请企业高层,进入课堂,与MBA学员直接对话,同时组织MBA学员深入企业一线,在现场进行教学。湖北大学MBA“双行制”教学培养模式深受学员欢迎,教学成果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2、全方位的学习平台
湖北大学MBA教育中心拥有MBA校友会、校企合作平台和省部级科研基地等全方位的学习平台。MBA教育中心在全国各地建立了MBA校友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为学员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快速积累行业经验与资源提供了优势。湖北大学MBA教育中心依托湖北省丰富的企业资源,与诸多大型国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武汉光谷众多高新科技企业建立了完善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让MBA学员能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企业运营模式,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和全面提升管理素养。同时,MBA中心依托湖北人才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湖北开放经济研究中心两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工信部就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北大学中国农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和湖北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开展企业管理前沿热点问题的专题学习,为MBA学员学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扎实的平台。
3、一流的师资队伍
湖北大学MBA专任教师中,教授占40%、副教授占47.5%、讲师占12.5%;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2.5%。校内教师中,全部具有5年以上所授课程的教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担任核心课程兼职主讲教师,并聘请具有硕士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高管,担任学生职业发展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指导教师,实现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在能力、经验和知识上的互补。
四、培养方向
1、企业管理
本方向研究重点体现在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企业伦理、产业政策(如“碳排放”、专精特新)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中小企业的战略规划与战略转型、平台型企业的竞争战略与治理、新创企业创新与成长战略等方面。
2、市场营销
本方向研究重点体现在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者行为分析与精准营销策略、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与品牌管理、新零售模式下的营销策略(如O2O、社区销售)、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创新与服务质量管理、短视频/直播营销策略等方面。
3、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
本方向研究重点体现在高绩效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开发、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与核心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幸福感、满意度提升与组织绩效关系、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沟通、全面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等方面。
4、财务与金融
本方向研究重点体现在财务报告分析、纳税筹划、企业内部审计、数据模型与决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困境与对策、企业投资决策分析与风险管理、成本控制、企业投融资、公司理财等方面。
5、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管理
本方向研究重点体现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挑战与对策、企业数据治理体系构建、人工智能(AI)在特定业务场景(生产、营销、风控等)的应用、传统企业(如零售、物流、金融)的数字化营销、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等方面。
6、运营与供应链
本方向研究重点体现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智慧物流与配送体系优化、精益管理、价值链分析与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等方面。
五、教育使命
致力于为中小企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应变能力、勇担社会责任的管理者。
六、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通用型、应用型和国际型管理人才,促进MBA学员未来职业发展。
七、招生计划
2026年我校计划招收工商管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计划数为准。
八、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九、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
2025年10月16日-27日(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
(1)考生信息登录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和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凡不按要求报名、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成功后,考生要牢记本人在“研招网”注册的用户名、登录密码和网报编号,便于后期打印准考证。
填报时需注意:
湖北大学代码—10512,商学院代码—105,专业代码—125100
湖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按照学习形式应选“非全日制”,按就业方式应选“定向就业”。考生在网报时应注意报考类别的选择,避免错选。
(2)选择报考点
即初试地点的选择,考生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3)学历审核
网上报名期间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学历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在提交报名信息后上网查看学历校验结果,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信息。
未通过学历校验的考生及时到教育部学历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时间:2025年11月上旬(具体时间以考点通知为准),考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按报考点的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考生在复试时要进行资格复查,资格复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湖北大学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工作的具体安排以“湖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为准。
十、初试科目
1、外国语(满分为100分)
2、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含数学、逻辑、写作)
十一、学制学费
学制为3年。
学费30000元/生/学年,最终审核备案为准。
相关简章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