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江西师范大学
  • 简章:19篇
  • 学费:¥2.40~6.00万
  • 学制:2~3年
  • 简称:江西师大
  • 招生:江西
  • 方式:网络班 周末班
  •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费:2.98万

学制:2年

方式:网络班 

地点:江西

网上报名
简介: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学在职研究生,学制2年,学费29800元。利用网络授课,大专及以上学历可以就读,本科有学位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一、学校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为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江西师范大学支持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并已连续多年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欢迎省内外在职人员积极报考。

学力是指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简称同等学力申硕)是指具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要求与办法,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可授予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硕,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而无研究生毕业证书。所获硕士学位证书可在教育部学位网查询。

二、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心理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2、勤奋学习,掌握心理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心理学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写作论文摘要。 

3、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

三、申请人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

2、申请人已获得学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通过教育部留学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

3、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学术水平或专门技术水平已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人员。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任课老师 备注
公共课 英语 54 4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专业核心课 运动生理学专题 54 3 1 黄文英 \
运动心理学专题 54 3 1 殷晓旺 \
体育统计学原理 54 3 1 丁伟祥 \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36 2 1 学校统一安排 \
社会学概论 36 2 1 钟建伟 \
体育经济学 36 2 1 徐国根 \
专业方向课 体育与社会发展 54 3 1 李爱民、钟建伟 \
体育经营与管理 54 3 1 徐国根、张军献 \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54 3 1 谢 彬 \
民俗学原理 36 2 1 涂传飞、李先长 \
体育哲学原理 36 2 1 刘欣然 \
体育行政管理学 36 2 1 罗 林 \

五、学位申请资格审核相关程序

1、学院接收拟在我校申请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的学位申请,申请人登录同等学力信息平台录入个人信息完成网上报名。

2、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进行现场确认工作,进行学位申请资格审核并完成头像和指纹采集工作。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的现场确认工作一般在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具体时间将视情况另行通知。

3、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4、申请人完成现场确认并按规定时间缴纳学费后方为通过学位申请资格审核。

5、学院在每年5月前,向当年通过申请资格审核人员发布同意接受硕士学位申请的通知并组织入学教育,向申请人详细介绍学位申请流程、相关政策要求等。

六、课程学习阶段和学位论文阶段要求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分为两个阶段:课程学习阶段(简称第一阶段)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及答辩阶段(简称第二阶段)。

2、第一阶段: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5年内完成并通过相关学位课程考试,包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获得合格证书。5年内未通过我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和国家组织的外国语水平及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

3、第二阶段:申请人应在全部课程考试通过后(以最后一门课程考试完成的时间为准)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申请人应在通过全部考试后的一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在提交学位论文后的半年内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4、第一、第二两阶段的学习期限不超过六年半,逾期未办理相应手续或学位论文未能通过答辩者,本次申请无效。

5、如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申请一次重新答辩,但需在半年之内通过论文答辩,且重新交纳相关费用,如仍未通过则不能再申请学位。

6、学位授予按照我校《江西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管理办法》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收费标准

根据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意见》(赣发改收费[2014]373号),江西省财政厅赣财综字[1998]44号和江西省物价局赣价行字[1998]15号文件的规定,收费标准如下:

文科:第一阶段课程学费16000元/生(课程学习阶段)+13800(教务管理费);第二阶段学费9000元/生(论文指导阶段),合计38800元/生。

八、报名流程及现场确认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报名

1、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注册,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

2、登录“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研究生招生网-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下载并填写《江西师范大学接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表》一式三份(本人所在单位同意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张贴照片(与上传“同等学力申硕”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照片同底,一寸免冠近照)。

(二)提交材料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需提供以下报名材料电子版:

1、申请表(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2、一寸蓝底照片;

3、身份证正反面;

4、毕业证;

5、学士学位证;

6、学位认证报告。

(三)现场确认

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需到我校研究生院进行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时间: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组织一次(具体时间将视情况另行通知),请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办理,未进行现场确认者,本次申请无效。

2、现场确认地点: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

3、现场确认所需提交材料:

①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②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③《江西师范大学接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表》一式三份。

4、现场确认程序:

(1)相关学院办理初审。查验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必要时采取笔试或口试方式对申请人的学业水平进行考核,决定是否接受其申请,并在《江西师范大学接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表》(一式三份)上签署初审意见(加盖学院公章)。

(2)学校研究生院办理复审。需提交的书面材料: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已签署初审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的《江西师范大学接收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报名表》一式三份。

(3)采集电子图像及指纹信息。本人持网报系统注册ID号办理指纹信息采集,并进行现场拍照,最后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同时签署上交《诚信承诺书》。

5、查询注册结果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将根据申请人网上注册信息和现场确认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其申请。审查结果可登录全国同等学力管理信息平台查询。

九、其他事项

1、申请人提交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论文、专著等必须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申请资格。

2、申请人因个人原因中止学习,不再申请硕士学位,须由本人向所属学院提交中止学习申请书,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交研究生院审批,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但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3、同等学力申硕人员课程学习阶段的上课地点安排在江西师范大学校区内。专业人数较少(一般为30人以下)的,采取与同专业研究生同班学习方式;人数较多(一般为30人及以上)的,采取分阶段集中授课方式。具体安排由学院另行通知。

4、学习期间的书籍资料费、学位论文检测、评审和答辩费、到校听课、参加考试和答辩的差旅、食宿等其它费用自理。

5、招生简章可能会根据我校同等学力申硕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网站公布的最新简章为准。

关键词:
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体育学院在职研究生体育学在职研究生

相关简章

更多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