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费:1.50万
学制:2年
方式:网络班 集中班
地点:北京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是国家为有学历提升需求的在职人员开辟的提升学位的重要渠道,也是众多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的权威途径。浙江师范大学肩负着引领区域教师教育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为提升区域教师水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多渠道地促进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浙江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欢迎省内外在职人员积极报考。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师范大学于1979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课程2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
二、招生专业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全国统考科目学科综合水平 | 全国统考科目外国语水平 | 授予学位 |
教育学 | 现代教育技术 | 教育学 | 英语 | 教育学硕士 |
三、报名流程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指定时间内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进行注册,按要求填写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在规定时间到浙江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需要核验(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本人最后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复印件);
3、已发表或出版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及项目批准书等相关证明材料(若有)。
按照规定时间到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办理信息采集,完成现场拍照和指纹采集,最后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上签字确认。
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申请人提交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论文、专著等必须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申请资格,一律通报原单位,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3、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
现场确认通过后的考生有资格报考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每年可考一次,2020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网上报名时间为8月10日至8月31日)。考生按照全国统考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打印准考证等事项,在规定的时间参加全国统考。
四、课程学习与学位授予
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核后的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1、第一阶段:课程学习
申请人自资格审查合格之日起,须在4年内(包含课程学习须在2年内完成)通过我校的全部课程考试,以及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每年可考一次)。按照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要求,4年内(包含课程学习的2年)未通过者,学校不再接收学位申请。
2、第二阶段:论文写作及答辩
申请人须在通过全部考试后一个月内办理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手续,开始论文开题写作。申请人须在一年内完成学位论文并答辩。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院、学校两级学位委员会同意,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如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申请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五、收费标准
1、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学费15000元,费用按照浙江省物价局核准费用标准执行;
2、学位论文指导费用根据当年收费标准缴纳(通过所有课程后学位论文阶段交纳);
3、参加国家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费用自理,由申请人自行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缴。
六、其他
对在课程考试或全国统考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一律通报所在单位。
相关简章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