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费:12.80万
学制:2.5年
方式:周末班 集中班
地点:浙江
一、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是杭州绅士郑在常先生于1911年创办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百十年风雨,时代更迭,学校历经16次更名,12次迁址,一个“商”字一路沿革。2015年,学校成为了“省部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教育部、商务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2023年,学校入选省“双一流196工程”高校。学校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深入贯彻2004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时重要指示精神和2021年校庆时对学校的祝贺关爱,秉承“诚、毅、勤、朴”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为引领,工商融合、文理融通,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努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
二、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是浙江工商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建院45年来,集聚海内外英才,专注立德树人,秉持“每个管院人都发光”的理念,倾心培养数智时代“真正会”管理的人才。
聘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重鸣为名誉院长,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挺革为实务院长。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企业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应用心理、MBA(工商管理硕士)、MPM(中加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等硕士点7个,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4个,全部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三、MBA项目
浙江工商大学MBA于2004年开始招生,2009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的MBA项目合格评估。2017年通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认证(简称AMBA认证)和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简称CAMEA认证);2020年,获得AMBA和BGA(金牌)联合认证。
浙江工商大学MBA明确以“学界有地位、商界有价值、政界有影响的卓越商学院”为愿景,以“培养数字时代商业英雄”为使命,坚持“源于浙商、研究浙商、助力浙商”的办学特色,根植浙商实践,依托学校百十余年的商科底蕴,践行“将商学院建在产业里”的战略路径,通过“文化传承、智慧引领、行动学习、国际化发展”的人才体系建设。
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最佳MBA项目TOP100」榜单全国第37位
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品牌授予2023年度商科教育行业标杆MBA院校
数字管理领军人才MBA项目,获“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特色MBA项目奖”
(二)项目类型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学制 | 上课方式 | 学费 |
全日制MBA | 综合MBA | 2年 | 周一至周五 | 6.5万 |
非全日制MBA | 综合MBA | 2.5年 | 周末班、月集中班 | 12.8万 |
数字管理领军人才班 | 2.5年 | 周末班 | 15.8万 |
备注:1、数字管理领军人才班学费最终以省物价部门审批为准。
2、所有项目学制有效期为五年,五年内毕业均为有效。
1、数字管理领军人才MBA
数字管理领军人才班是浙江工商大学MBA全新打造的特色班,立足于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从数智驱动、创新思维、产教融合三个维度着眼,以企业数智化管理与转型作为课程设计导向,培养具备敏锐的数字意识,掌握精湛前沿数字管理知识,拥有卓越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适应企业数智化发展趋势,推动企业数字化管理发展的领军人才。
2、综合管理MBA
综合管理MBA班立足于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融合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从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运营等诸多管理领域入手,同时嵌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元素,确保学员在掌握传统管理精髓的同时,也能驾驭数字化工具,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创新及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方向:
智慧供应链与运营管理:从跨界整合、数据驱动、智慧赋能三个维度,培养驱动企业智慧供应链与运营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数字营销:从创意思维、数智驱动、交叉融合三个维度,培养精湛前沿数字营销技能。
智能财务与数字金融:在MBA经典课程体系中引入财务、金融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采用高校、银行、创投机构及科技园区等多主体合作教学模式。
卓越管理:从卓越素养、国际视野、前瞻创新三个维度着眼,培养综合管理能力卓越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东方经营哲学与方法:以中国管理哲学为基础,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与西方管理理论兼容的现代管理科学课程。兼顾理论性、前沿性与实践性,旨在培育构建科学化管理体系、养成人性化经营逻辑,驱动企业管理模式与运营理念的创新发展。
四、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报考流程
考试分初试与复试两个部分,以下时间点及相关信息最终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一)初试
1、预报名: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
2、网上报名: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9:00-22:00,请考生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
3、网上确认:考生持本人有效证件按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指定方式确认网报信息。
4、下载准考证:考生应当在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打印《准考证》。
5、考试时间及科目:待定。初试科目:《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25年3月中旬4月下旬,分数线由国家统一划定,学校划定复试分数线并自行组织复试;
2、复试科目:时事政治(笔试)、综合面试(英语口语+管理能力与素质)。
六、奖学金政策
非全日制MBA新生学业奖学金(一志愿报考且被录取的考生):
特等奖1名30000元,联考初试成绩排名1名;
一等奖10名10000元,联考初试成绩排名2-11名;
二等奖15名8000元,联考初试成绩排名12-26名;
三等奖30名5000元,联考初试成绩排名27-56名。
各类专项及竞赛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
七、毕业及授位
完成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颁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学历证书。
八、浙商大MBA项目优势
1、一流学科
工商管理学科在软科排名最好居全国第15位,位列前5%;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
2、双百师资
100+100百余位学界名师和百余位企业高管担任授课教师和学生导师,铸就浙商大MBA优质师资队伍。
3、三大认证
通过AMBA、BGA、CAMEA三大国际国内认证。
全国MBA培养院校中第20个通过CAMEA认证的高校;
全球第252所、中国大陆地区第33所通过AMBA认证的高校;
全国第2所、浙江第1所通过BGA金牌认证的高校;
全国财经类高校第4所、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一所通过两大国际国内认证的高校;
4、四层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学习小组-特色班级-论文指导团队-论文诊断团队”学习共同体,构建四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学员学习成效和毕业论文保驾护航。
5、5C方案把商学院建在产业里,产学研教深度融合
5C方案构筑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
共建人才培养基地(Co-Education base):携手企业打造实战型教学平台,让学员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磨砺成长;
与高管合作案例研究(Co-Case study):联袂业界精英深度合作碰撞,研究真实案例,增强理论实践结合;
共建课程项目(Co-Course):依据产业需求定制课程,确保知识体系与时俱进,紧贴市场需求;
共同开展问题导向的团队学习(Co-Team level action learning):促进跨界团队合作,针对实际问题研究解决,锤炼实战和协作能力;
共同培养双方人才(Co-GROWTH):建立校企人才流通,资源共享,实现双方互利共生。
6、六千校友资源
联动6000+校友资源,铺就MBA学员职业发展快车道。
MBA校友会致力于为校友搭建资源协同的交流平台,以专委会、俱乐部、校友论坛等形式,全渠道链接六千校友资源,为校友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7、丰富的第二课堂4+3第二课堂体系
4大实战竞赛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大赛、尖烽时刻商业运营模拟大赛、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以及互联网+创业创新大赛等,培养实战应用与创新能力
3大文体活动体系:
言商论道:商道论坛、大咖讲座等,聚焦商业智慧交流;
商海探寻:浙商行动学习、移动课堂、企业工作坊等,体验真实商业环境;
激扬风采:亚沙赛、商道毅行、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挑战个人体能,促进团队协作
相关简章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