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
  • 简章:51篇
  • 学费:¥3.40~53.00万
  • 学制:1~3年
  • 简称:人民大学,人大
  • 招生:北京 江苏 广东 上海
  • 方式:周末班 网络班 集中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行2023年新生见面会

来源:在职研究生之家 时间:2023-10-08 13:53:52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9月16日下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行2023年新生见面会。学院党委书记纪红波,院长刘越男教授,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卢小宾,学院副院长兼纪委书记闫慧教授,副院长钱明辉教授,党委副书记韩曙光,数字人文系主任梁继红教授,档案系副主任连志英教授,信息管理与分析系副主任任明副教授,2023级新生班主任及全体新生,2022级大类专业的本科生参加。1990级校友、国务院应急管理部档案馆陆颖蕊馆长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纪红波主持。

纪红波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学院共招收19名博士研究生、79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1名2023本科生,30名2022级社会科学试验班大类专业本科生。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信管大家庭里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鹏程万里。

刘越男对全体新生表示欢迎,她介绍了学院71年的发展历程,串联起人大历代信管人筚路蓝缕,开拓奋斗的辉煌事迹,描绘着学院如何从一颗档案学的种子长成枝繁叶茂的信息资源管理之树。立足当下,她梳理了学院现有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及学生规模等,指出信管学科的本质是“探索人 、数据、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客观规律,探究文明传承的科学方法,探寻改造客观世界、提升人类福祉的有效途径”。展望未来,她从信息资源管理的元问题出发,结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转型赋能”“面向一流学科建设”,阐释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当代价值与时代使命。她表示,信管是一个有传统、有实力、有创新、有魅力的学院,她希望所有同学都能努力成长为“兼具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信息管理者”。

连志英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讲述了老一辈信管人身上“勇为人先、奋力拼搏、心怀天下、脚踏实地”的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向前辈学习。也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保有“好奇心”“钻研心”“开放心”“平常心”。

学院1990级校友、国务院应急管理部档案馆陆颖蕊馆长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以“充盈”一词,描述着自己大学以来谨遵校训、践行实事求是精神的人生感受。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保持阅读的习惯,学会与人交往和爱的能力,以此达到生活与心灵的充盈,乃至人生的充盈,从而抵御岁月风霜,使人生行稳致远。

2020级博士生裴俊良作为老生代表发言,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要走进校园,认识自己,勇于挖掘自身亮点,更勇于在尝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和定位。要走出校门,体察世界,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好学院和学校的资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丰富对世界的理解。要走向未来,拥抱奋斗,在认识自己和体察世界的基础上,在明晰人生定位与目标后,脚踏实地,攻坚克难。

冯泽宇作为硕士研究生新生代表,分享了对于如何成为“担民族复兴重任,传红色基因血脉”的时代新人的理解。他认为,要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向前辈看齐。要始终秉承家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要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让人大人的足迹遍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每一公里”。

“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燕漫姝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她表示,要当一个有理想的赶路者,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是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仰望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心怀国之大者,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要做一个会思考的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要重新定义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要学会探索自己和大学的关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在庄严悠扬的《陕北公学》校歌中,新老生代表进行了院旗交接仪式,代表着一代代信管学子将传承学院的优良传统,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信息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在线报名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姓  名:
错误提示
当前学历:
错误提示
手  机:
错误提示
意向专业:
错误提示
提交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