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华东师范大学
  • 简章:32篇
  • 学费:¥2.70~33.80万
  • 学制:2~3年
  • 简称:华东师大,华东师范
  • 招生:上海
  • 方式:网络班 集中班 周末班
  •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2026年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费:15.80万

学制:2.5年

方式:周末班 

地点:上海

网上报名
简介: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2.5年,学费15.8万元。利用周末授课,专科及以上学历即可报考,可获得学历证书及硕士学位证书。

一、项目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领先,汇集了多位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有多年教学经验、在专业领域享有卓著声誉的教授。经教育部批准,自2011年起,我校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Master of TourismAdministration,简称MTA),也是我国首批招收MTA的院校之一。

历届学员构成:政府旅游管理机构的官员、旅游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高管、国内知名民营旅游行业公司高管、旅游产业投资相关的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决策层领导,普遍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

 

二、项目定位

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和丰富的商科教育资源,瞄准旅游产业发展前沿与旅游行业管理的复杂性问题,在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与智慧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与应用心理、旅游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等重点领域形成办学特色。

项目持续跟踪国际旅游企业与上海旅游“独角兽”及“隐形冠军”企业,形成案例教学特色。借助旅游前沿理论构建、旅游产业实务案例、旅游项目现场模拟、旅游产业高端讲座和国际联合企业实践五大教学实践模块,打造为沪上最具特色的MTA。

项目集成行业、校友资源,走出政产学研联动的培养模式创新之路。适合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农业、旅游零售及互联网+旅游等泛旅游产业集群从业人员报考学习。

 

三、专业特色

(一)多学科支撑的综合优势

整合全校优质师资和学科资源,融合文史哲与管理学知识,实现智慧经营,突出MTA教学增值效应。以国内外教育认证为契机,保障培养质量。

(二)丰富的商科教育资源

依托上海“四个中心”优势,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多学科优势,多维融合全球合作院校、校友、业界力量,形成培养合力。与国际、国内著名旅游企业广泛合作,打造MTA讲堂高端讲座,共享成功案例和管理智慧,领会最新国际化操作理念。

(三)融合多维力量,形成培养共同体

依托校友、业界资源,通过讲座、校外导师、实习实践等多途径,打通第一、第二课堂。与上海纽约大学、里昂商学院、横滨国立大学等携手,创新访学、国际经营管理课堂等多样化合作形式。

(四)独具特色课程体系

“多段式”授课方式,“结构成绩法”综合评定。课堂教学、外聘专家讲授、移动课堂、项目教学、现场模拟、海外研习实现“教授-学习-实践”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四、培养目标

1.把握旅游产业及其相关政策的能力,理解并能综合分析国内外宏观旅游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2.深入理解旅游企业投资、运营、管理机制和旅游目的地政府管理模式、政策,具备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各种旅游管理工具的特性和旅游市场消费、运行原理、具有进行旅游经营与管理创新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

2026年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设置

注:以上课程体系可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略有调整。

 

六、学习形式

非全日制学习,学制为2.5年。

 

七、学费标准

2026年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硕士(MTA)研究生学费总额为15.8万元。前两年各交付6.32万元,第三年学费交付3.16万元。( 学费备案中,以上级部门最终核定为准)

 

八、报名方法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网上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所有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完成以下全部报名流程。

(一)网上报名

网上预报名(含缴费)时间:

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

(每天9:00-22:00)

网上报名(含缴费)时间:

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

(每天9:00-22:00)

两阶段的报名均为有效报名,考生无需重新填报。

报考重要代码:

招生/报考单位:10269(华东师范大学)

考试方式:21(全国统一考试(含联考考试))

专项计划:0(无)

院系所:170(经济与管理学院)

报考专业:125400(专业学位)旅游管理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

(二)网上确认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九、报考条件

①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含3年)以上工作经验(2023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

②研究生毕业后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含2年)以上工作经验(2024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或学位证书)的人员。

③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含5年)以上工作经验(2021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

要求考生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标准。

 

十、报考事项

(一)考试日期

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

上午8:30-11:30 管理类综合能力

下午14:00-17:00 外国语(英语二)

(二)初试地点

详见准考证。

 

十一、入学考试

(一)初试科目

①管理类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

②英语(二)(满分100分)

初试科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二)复试

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一般安排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将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具体复试形式及内容待研究生院相关政策发布后,将发送复试邮件通知考生。

 

十二、录取标准

符合华东师范大学MTA录取要求以及项目选拔要求。

 

十三、所获证书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颁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相关简章

更多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