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37年,首任系主任由时任理学院首任院长王葆仁先生兼任,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曾经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师生。曾在我系任教或就读的中科院院士有唐有祺、卢佩章、黄志镗、曹楚南、邓景发、戚正武、颜德岳、计亮年等。1952年,院系调整,化学系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高校。1953年,同济大学成立化学教学小组,承担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1958年起,又续办应用化学专业,并于1958-1964年间连续招收和培养了三届学生;后因国家整体经济调整,再次停办应用化学专业。1982年,同济大学重建化学系,开始重新招生,设立应用化学专业。改革开放以后,化学系得以恢复,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在科研和教学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九十年代以来相继获得了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应用化学等硕士点,2003年获得了无机化学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又取得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立,经过几代化学人的共同努力,化学系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筹)启动建设,作为主要承建单位,经过两年的建设,到2016年该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化学系实现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突破。2016年5月,学校批准撤销同济大学化学系,成立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前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38人,国家重点学科特聘专家(含外国专家)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重点学科特聘专家(青年项目)10人,还有上海市及省部级人才计划获得者多人。学院还聘请了唐有祺、黄维垣、卢佩章、黄志镗、邓景发、曹楚南、王志勤、姚守拙、邓家祺、戚正武、陈念贻、计亮年及K.BarrySharpless(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Haas.B.Giesse等国内外知名化学家担任顾问教授、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院现有本科生320人,研究生302人。年轻的师资队伍加上思维活跃的学生,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与开放的探索环境中学习、研究。
推荐简章

40006-90680
全国研究生报名咨询电话热门专题
热门常见问题
最新文章
在线问答
-
答
同济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目前开设了教育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那么,同济大学教育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包括哪些?接下来详细介绍
-
答
同济大学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学府,校内环境优雅、学风浓郁、人才辈出,因此成为了就读人员理想的学习之地。近期有部分想报考的人员在咨询同济大学工学在职研究生好考吗?学制几年?下文为大家详细解答,仅
-
答
同济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型国际化名校,同时也是在职考研的优选学校,对个人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近期有部分想报考的人员在咨询同济大学工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科目包括哪些?本文为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