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9月,由原来的同济大学物理系和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合并组建。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教授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5名,研究员5名,副教授与副研究员24名,高级工程师与高级实验师5名,博士生导师57人。教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7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普通物理学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人才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中组部计划1人,外国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青年计划4人,上海计划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计划1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3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4人,上海市曙光计划6人,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上海市浦江计划(A类)9人,上海市启明星及跟踪计划12人次,以及上海市晨光计划和杨帆计划5人。
学院设有应用物理学(理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两个本科专业;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对应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声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其中凝聚态物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设有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设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规模约30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规模约380余人,在站博士后约20人。
学科平台包括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同济大学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声子学与热能科学中心、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等校级学科平台。
“科学前沿有声音,国家战略有作为,人才培养有成效,社会服务有支撑”,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正以满腔豪情和家国情怀,扎根祖国大地,践行立德树人,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而砥砺前行。
推荐简章

报考资格测评
1分钟报考条件测评相关主题
热门常见问题
最新文章
在线问答
-
答
同济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院校,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是众多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目前开设了材料工程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接下来分析一下,同济大学材料工程在职研究生好考吗?学制几
-
答
应用统计在职研究生培养注重实践性,课程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培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济大学便是招生院校之一。那么,同济大学应用统计在职研
-
答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大。为此,成为了很多在职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热门院校,新闻传播学是专业之一。接下来介绍,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工具
-
类型
-
信息
-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