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
北京大学
  • 简章:14篇
  • 学费:¥6.00~82.80万
  • 学制:1~3年
  • 简称:北大
  • 招生:北京 广东
  • 方式:集中班 周末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第15届斯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来源:在职研究生之家 时间:2018-04-25 19:02:52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频道报道 2012年10月10日至12日,以“人文交流:创新 友谊 和谐”为主题的第15届斯诺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朱良、原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钱永年、全国政协常委吴蔚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马灿荣、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黄华同志夫人何理良、陕西省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西林及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原中国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研究中心主任王学珍等和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官员、美国密苏里大学、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的美国朋友、在华工作的国际友人、中外学者、外交官、北大师生代表1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李岩松主持开幕式,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马灿荣和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主席何吉幕(Jim Hill)先后致欢迎词。中美两国每两年举行一届斯诺国际研讨会,轮流在斯诺家乡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和中国北京举办。第15届斯诺研讨会的举行还具有特殊的意义,2012年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3周年,也是斯诺逝世40周年。70多年前,埃德加•斯诺向世界报道了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40年前,斯诺成为中美破冰之旅的信使。在中国,斯诺被视为中美沟通的桥梁;在美国,他的作品成为美国政府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料。 

 

周其凤校长讲话

 

周其凤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在斯诺曾经工作过的北京大学校园举行斯诺研讨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斯诺的一生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美关系,与北京大学有着不解之缘。1934年初,斯诺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身份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讲授新闻学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爱戴。1936年10月末,斯诺从陕甘宁边区回到北平之后热情地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在燕园,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新中国成立后,斯诺于1960年6月来到北京,来到北京大学会见了师生和当年友人,访问进行了5个月。他在1963年出版的《大洋彼岸》一书中指出:“从前最重要的是国立北京大学,在那里,培养了共产党最重要的创造者,到如今,北大还是雄心勃勃的艺术和科学系学生以及毕业的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1964年,斯诺再次访问中国,重返燕园会见教授,访问北大学生。正是他与北京大学的这种特殊关系,使他与北大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73年10月19日,斯诺的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北大未名湖畔。正如他生前所愿:“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斯诺逝世后,座落在燕园的斯诺墓成为北大师生和国内外人士经常凭吊斯诺的处所,北大师生也不断有人撰写有关斯诺的学术论文。北京大学举办了多次全国性的斯诺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进行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当代的北大学人正沿着斯诺先生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向世界宣传和展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努力增进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为促进中外友谊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美友好协会副会长、原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讲话

 

全国政协常委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美友好协会副会长、原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担任驻美国大使期间,曾于2006年10月18日出席在斯诺先生的故乡堪萨斯城举行的第12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斯诺先生不遗余力地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并指出,几十年来,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和美国历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两国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长足的历史性发展。浩瀚的太平洋再也不是阻隔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障碍,联系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纽带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如今,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双方有智慧、有能力,探索走出一条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是时代对中美两国的必然要求,也应该是斯诺先生所希望看到的。 

1936年,斯诺先生冲破重重封锁,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陕北苏区进行系统深入采访和第一个向世界全面、客观报道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的外国记者。他写的《西行漫记》等著作,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革命的真相,在国际上和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教授,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校长莫励奥(Leo Morton),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副校长汉迪•威廉姆逊(Handy Williamson)先后做了大会发言。陕西省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西林与堪萨斯城议员斯科特•瓦格纳(Scott Wagner)在开幕式上共同宣布筹建“友好城市”,会上还播放了堪萨斯城市长斯奈•詹姆斯(Sly James)的视频讲话。随后,陕西省延安市马逸飞先生介绍了以斯诺先生的《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为主题的中美人文交流平台“红星园”项目,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副主席费约翰(John Phillips)宣布启动密苏里大学和圣卢克医院在华“2013年夏季埃德加•斯诺医生实习计划”及密苏里大学和中国的音乐交流计划。 

北京大学李岩松副校长还主持了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欢迎午宴,午宴前播放了纪念“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创始人黄华和纪念“美国斯诺纪念基金会”创始人玛丽•德怀特•戴蒙德(Mary Dwight Dimond)的短片。第15届斯诺研讨会为期三天,举办了中美高等教育的合作与战略机遇、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国际合作、水污染治理与绿色经济、中医的价值与成果导向研究等四个分论坛。10月12日,美国密苏里大学学生代表与北京大学学生举行了交流活动。 

 

合影

 

原文来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在职研究生在线报名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姓  名:
错误提示
当前学历:
错误提示
手  机:
错误提示
意向专业:
错误提示
提交
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感谢您对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友好访问,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基本原则,本网将按照本声明及《隐私政策》的规定收集、使用、储存您的个人信息,特此发布本声明如下,提醒您仔细阅读。

一、用户须知

1、本网站尊重您的隐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处理网络个人信息的规定来处理您的信息。

2、本声明将介绍我们如何处理通过网站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以及访问和更正这些个人信息的权利。

3、本网站享有变更本声明的权利,这些变更信息在更改的声明发布时立即生效。建议您定期阅读声明,了解声明变更的情况。

二、个人信息的范围和收集

1、我们收集您的个人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优化并丰富您的用户体验,这些个人信息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您的个人身份的信息,包括:

①姓名

②移动电话

③您在网站的表格上输入的其他信息(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学历等)

④在您上载到网站的内容中包含的任何个人信息

2、以上个人信息均是您自愿提供。您有权拒绝提供,但如果您拒绝提供某些个人信息,您将可能无法使用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可能对您使用产品或服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3、对于不满18岁的用户,须在其法定监护人已经阅读本声明并且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网站提交个人信息。

三、用户信息保护

用户使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采取一切必要合理的措施保护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不会向第三方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1、经您事先同意,向第三方披露。

2、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或者行政或司法机构的要求,向第三方或者行政、司法机构披露。

3、如您出现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则的情况,需要向第三方披露。

4、为提供您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必须和第三方分享您的个人信息。

5、其它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根据法律、法规或者网站政策认为合适的披露。

以下情况造成个人信息外泄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不负任何责任:

1、用户将个人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账户。

2、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信息的。

3、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因政府部门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的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等。

4、由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所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四、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安全性

用户注册后将获得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账号及密码,用户应当妥善账号及密码并对通过账号进行的行为负责。用户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账号或安全漏洞,应立即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五、邮件、短彩信服务规则

用户同意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通过邮件、短信、彩信等形式向用户发送订单信息、促销活动公告等,如果用户不想接收来自订单信息以外的邮件和短信,用户需及时通知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六、责任限制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于用户因使用网络服务而遭受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亦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承担责任。

七、用户义务

用户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义务: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庸俗的,淫秽等信息资料。不使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用途,如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或侵权行为。不干扰或破坏网络服务或与网络服务相连的服务器和网络。遵守所有涉及使用网络服务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用户须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若用户违反上述任何义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有权作出独立判断立即取消用户服务账号,并保留追究用户法律责任的权利。用户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使用记录将作为用户违反法律的证据。

八、更正或投诉

如果您需要查询、修改或更正您的个人信息,或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投诉,您可以拨打电话40004-98986联系我们。

九、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本服务条款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如发生争议应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裁决是终局的。本服务条款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相抵触而导致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提示